草本寶典:代謝寶背後的中醫原理

在現代快節奏生活中,三高(高血壓、高血脂與高血糖)幾乎成為現代人的共同語言。外食頻繁、久坐不動、壓力過大與睡眠不足等生活習慣,使身體長期處於代謝失衡的狀態。中醫認為,這種現象並非單一臟腑功能失常所致,而是與脾、肝、腎三臟功能的協調失衡相關。

一、從中醫角度看代謝平衡

《黃帝內經》記載:「血氣不和,百病乃變化而生。」中醫認為,代謝問題的根源在於氣血運行不暢與津液生化失常。肝主疏泄、脾主運化、腎主氣化,三者共同參與人體的代謝過程。當脾失健運,濕濁內生,便容易形成脂肪堆積與消化問題;肝氣鬱結時,氣滯血瘀,會導致情志問題和身體疼痛;腎氣不足則氣化無力,使水液代謝失常。

因此,中醫在調理代謝時強調「補中有瀉,瀉中有養」,即在補益中疏通,在疏通中調養,達到陰陽平衡、氣血通暢的效果。當身體回歸和諧狀態,自癒與代謝的能力自然會被重新喚醒。

二、「代謝寶」的配方理念

傳統中醫方劑講究「君臣佐使」的原則。君藥針對主證,臣藥協助君藥以加強治療,佐藥則協調藥性、兼治兼證,並可減少主藥的偏性,而使藥則引導藥力至病所或平衡所有藥物。這一原則同樣啟發了「代謝寶」膳食補充品的設計思路。透過多種成分之間的協同作用,達到支持身體機能與代謝的和諧狀態。

道家思想認為人體是一個小宇宙,人體的結構與宇宙的運行原理相應。當人體陰陽失衡、氣血運行不暢時,便會出現種種不適。順應自然、調理氣血,使身體恢復平衡。

代謝寶的設計理念亦受此思想啟發,透過天然植物所含的植化素、維生素與礦物質等成分,結合獨特的配方及配方架構,提供身體做為療癒時所需的原料,以全方位的方式整體調節與平衡人體各項機能,促使各個器官與生理系統恢復正常的代謝,自然而然地修復人自身的療癒能力,從而達到健康的身體。

三、主要成分與中醫對應思路

代謝寶的草本組成中,包含多種在中醫與現代健康領域皆廣為應用的植物。

1、餘甘子:

味酸性平,入肝經,有養陰生津、和胃疏肝的功效,能協助津液代謝與肝氣調暢。

2、薑黃與薑黃素:

味苦辛、性溫,入脾、肝經,中醫認為其能行氣破瘀、通經止痛,而現代藥理研究表明,薑黃素具有抗發炎、抗氧化和抗癌特性。

現代藥理研究表明,薑黃素具有抗發炎、抗氧化和抗癌特性。
現代藥理研究表明,薑黃素具有抗發炎、抗氧化和抗癌特性。

3、刺五加:

味辛微苦、性溫,入脾腎經,具有益氣健脾、補腎安神的作用。一項研究表明,其化學成分可以提升抗壓能力並支持免疫系統。

4、黑胡椒:

味辛性熱,入胃、大腸經,能溫中散寒、開胃,促進消化。

5、綠茶:

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:「神農嘗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而解之。」味苦性寒,入心、肺、胃經,具有清熱消食、生津止渴之功。

6、肉桂:

味辛甘、性熱,入脾、腎、心、肝經,能補火助陽、溫經通脈,對氣血循環有良好作用。

7、苦瓜:

味苦性寒,入心、脾、肺經,可清熱解暑、健脾養肝,為藥食同源的代表。

這些草本的協同運用,反映中醫對人體「陰陽平衡、臟腑協調」的理解,並兼顧寒熱並調、氣血並治的思路。

草本的力量,不在於神奇的療效,而在於提醒我們,健康來自調和,養生始於平衡。中醫強調「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」,當我們懂得調心、調氣、調食,身體自然能恢復自癒與活力。「代謝寶」理念背後所體現的,是一種回歸自然、順應身體節奏的智慧。

需要提醒讀者的是,以上中藥以及膳食補充品應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綜合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