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治鼻炎:從補肺健脾補腎談起

鼻炎,看似小毛病,卻常讓人困擾不已。有人一到換季就鼻塞、打噴嚏不止;有人夜裡鼻塞難眠,白天精神不濟。鼻炎雖不致命,卻如隱形的慢性疲勞,長期消耗體力與精神。

中醫認為,鼻炎並非單純的局部炎症,而是身體整體氣機失調的表現,其根多在肺氣虛、脾氣弱、腎氣不足。

一、鼻塞不通:三臟虛弱的信號

《黃帝內經》曰:「肺氣虛則鼻塞不利,少氣。」肺主氣司呼吸,開竅於鼻,若肺氣虛弱、衛外不固,外邪易從鼻而入。脾虛則生痰,痰濕上犯鼻竅,便形成鼻塞、流涕、噴嚏不止。中醫有「氣之根在腎」的說法,人體氣的推動仰賴腎氣的協助。腎氣虛弱則衛氣不足,風邪易侵,常見鼻癢、清涕不止、早晚加重、伴腰膝痠軟、夜尿多等症。

這正是中醫所謂的「本虛標實」,根本在脾、肺、腎三臟虛弱,「標」表現為風寒濕熱等外邪的侵襲。

二、治療思路:補肺健脾補腎

中醫調理鼻炎,講究「標本同治」。既要暫時通鼻、祛風散寒,又要從根本上補足脾肺腎三臟之氣。調理方向可分為四:

1、按摩鼻竅,疏通氣機
每日以雙手中指按揉鼻翼兩側的迎香穴,自睛明穴沿鼻梁向下推至迎香穴,可促進局部氣血循環,改善鼻塞。

2、辛夷花通竅
辛夷花性辛溫,入肺經,有散風寒、通鼻竅之功。《本草綱目》記載,其「能溫中,治頭面目鼻之病」。可取辛夷花與大米煮粥飲用,或配藿香、槐花泡飲,具有清熱祛濕、疏通鼻竅之效。

3、補中益氣湯扶本
若鼻炎反覆發作、易疲倦氣短,多屬脾肺兩虛。李東垣《脾胃論》所創補中益氣湯,能補脾肺之氣,升清陽、固衛表。氣足則肺衛自固,鼻塞自然通暢。

4、金匱腎氣丸補腎 對於長期清涕不止、鼻癢、怕冷、手足冰冷、夜尿頻、腰膝痠軟者,可用金匱腎氣丸溫補腎陽,調補腎氣,強化抵禦外邪之力。

三、飲食宜忌

1、多攝取維生素CDE

如柑橘類水果、葉綠蔬菜、黑木耳、菇類、魚類等。

2、忌食冷飲、油炸甜膩之品。

冷飲會加重脾胃、肺的寒氣,使脾胃與肺的陽氣受損,造成脾胃和鼻竅水液代謝障礙。油炸甜膩之品加重痰濕,阻礙脾胃運化,痰濕阻滯,加重鼻炎。

中醫治鼻炎,不僅著眼於「鼻子」,更重視提升整體正氣。若平時容易疲倦、頻感冒,可配合食療與適當的膳食補充品,如補氣寶,作為輔助調理。

中醫強調「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」。中醫治療鼻炎,通過培補肺、脾、腎三臟,調和氣機、固護衛氣。當氣血充盈、正氣自足,鼻竅自然通暢,人也神清氣爽。

需要提醒讀者的是,以上提到的草藥以及膳食補充品應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綜合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