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虛體質怎麼辦?5個暖身護體小妙招補腎助陽

天氣一冷,許多人便開始手腳冰涼、怕風怕冷,容易疲倦,即使圍巾加身,仍覺得冷意難消、精神不振。中醫認為,這正是「陽虛體質」的典型表現,體內的“火力”不足,陽氣虛弱,無法驅散體內的寒氣。

天氣轉冷,想要保持暖意,不妨從調養陽氣開始。

陽虛體質怎麼辦?5個暖身護體小妙招補腎助陽。
陽虛體質怎麼辦?5個暖身護體小妙招補腎助陽。

一、什麼是陽氣?

《黃帝內經》記載:「陽氣者,若天與日,失其所,則折壽而不彰。」陽氣就像人體的太陽,是推動生命活動的能量來源。當陽氣充足時,氣血運行順暢、臟腑協調,精神飽滿。若陽氣虛損,則會會出現怕冷、手腳冰冷、腹瀉等現象。長期下來,還可能導致抵抗力下降,百病叢生。

二、什麼是陽虛體質?

陽虛,即人體陽氣不足、溫煦功能下降,導致身體難以抵禦外寒。現代人普遍久坐少動,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,又常飲食偏冷,這些生活習慣都會耗損陽氣,久而久之就成為「陽虛一族」。常見症狀包括:畏寒怕冷,手腳冰涼,神疲乏力,大便溏薄,易腹瀉等。

三、暖身護體五大妙招

1、搓手防寒,通經活血

每天雙手相互搓揉手掌、手背、手指10分鐘,直到手微微發熱、發紅。搓手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疏通經絡,增強手部氣血流通,從而抵禦寒冷。同時刺激手部合谷、魚際等穴位,起到保健大腦和預防感冒的作用。睡前搓手,還能幫助入眠,簡便又實用。

2、艾灸關元,一穴暖全身

關元穴位於肚臍下四橫指處。艾灸此穴能溫補腎陽、調理氣血、散寒祛濕,達到一穴暖全身的效果。家中可用艾條灸關元穴10分鐘,或用毛巾包裹的熱水袋熱敷,適合體寒的女性與陽虛體質的老年人。

3、摩擦耳輪,溫腎固本

中醫認為「耳為腎之竅」。每日早晚用拇指和食指摩擦耳輪至發熱然後往上提捏耳輪15次。經常摩擦耳輪不僅能預防凍瘡,還能強腎助陽、促進氣血流通、增強免疫力。

4、熱水泡腳,溫經通絡

中醫認為「寒從足下生」,熱水泡腳是驅寒的好方法。可在40℃左右的熱水中加入艾葉、花椒泡10-15分鐘,可促進血液循環、助眠放鬆。

5、飲食調養,內養陽氣

陽虛者宜多吃溫熱性食物,如羊肉、雞肉、生薑、大棗、黑芝麻等。

在日常調保養中,也可以搭配一些膳食補充品,如「補氣寶」,幫助恢復身體能量與活力。

四、日常養陽禁忌

要想讓陽氣充盈,不僅要補,還要避免損傷陽氣的行為:

1、少吹冷氣、注意腰腹保暖。

2、不貪涼飲、不吃生冷寒涼的食物。

3、避免久坐不動,適度運動。

4、規律作息,避免熬夜。

中醫認為,陽氣是生命之源。陽氣足,則百病不生。氣溫驟降時,陽虛體質的人可以透過搓手、泡腳、艾灸與飲食調養等方式溫補陽氣,護住體內的「小太陽」,讓身心重新回暖,迎接寒冬不畏冷。

需要提醒讀者的是,以上提到的草藥以及膳食補充品應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綜合管理。